【誤解常來自於不熟悉】
最近有句名言還滿廣為流傳的『不是所有不好喝的酒都是自然酒』~~~囧......
這個印像也常常發生在品飲自然酒的第一印象中,因為開瓶就喝了,從沒去想過他需不需要等待?等待後會不會發生什麼好的變化?還要需要等待多久的時間?
就拿「Vincent Fleith Pinot Noir Cuvée Marius 2017」來說,這瓶酒我並不是第一次喝,我記得這個年份我喝過幾次,每次的感覺都是用「輕巧可口」來做結尾,但這次開瓶即飲卻讓我覺得,酒色略帶點橘邊,然後擁有很「自然酒」的風味,花香與皮毛調性混合,還能感受到微微的森林潮溼感,口中是烏梅與紅色漿果跟果干混合的味道,不難喝,尾韻還能感受到一些煙薰龍眼干的風味,但跟我前幾次品飲時的差異有點距離,這樣的變化讓我有點在意,活動結束後徵得酒主的同意,我把剩下的半瓶帶回家實驗。
隨著時間的流逝,來到了開瓶的第三天,我把這瓶酒(大約還剩一半)帶去另一個酒聚的場合中,繼續我的實驗,在不適的香氣逐漸散去後,這時他的花香調與果味更明顯的浮現,口感又顯出我印象中熟悉的「輕巧可口」風味,一旁的酒友(某飯店的侍酒師)也跟我一樣在細細品味他這時的美好風味,實驗後的結論正如主題標示的一般『誤解常來自於不熟悉』,過早的評斷一瓶酒常常會錯過他最美好的時後?(A)
ps.Vincent Fleith Pinot Noir Cuvée Marius 2017 我會建議過一下醒酒瓶在飲用,會更可口一些!
(飲酒過量有礙身心健康,未成年請勿飲酒&酒後不開車)
#心世紀 #DomaineVincentFleith #Alsace #wine #PinotNoir #阿宅Wine的異想世界